張陵(總經理)
電話:13708324719
張軼(總經理助理)
電話:13983096345
固話:023-63742533
地址:重慶市渝中區和平路191號
郵箱:1820572327@qq.com
在線交流:1820572327
孩子不肯操練時的好言相勸,大意應付時的責怪批判,家有琴童,琴聲叮咚之外,是否也有許多雜音伴著你?是否讓你懷疑讓孩子學古箏,這樣的選擇是否正確?讓孩子從“練琴”到“戀琴”的秘訣,和家長們共享。
不要噪音攪擾
學琴有利於培育孩子專注的品質。孩子需求一個安靜的練琴環境,不宜呈現噪音,防止孩子分神。使孩子無法會集注意力而中止練琴的最大噪音是,父母的評頭論足和嘮嘮叨叨。家長隻需成為一名“提示者”,當令適當地提示孩子“古箏時刻到了”就可以了。然後,由孩子自己掛一塊“請勿打擾”的牌子,讓孩子養成自覺練琴的好習氣。
練琴前千萬不要組織孩子進行過度振奮的遊戲活動,讓他靜下心來。
不要過錯比較
每個孩子學習開展速率不同。滔滔不絕地誇獎其他孩子,會讓自家寶貝產生“父母不愛我了,他們更喜愛隔壁那個"彈琴機器"的錯覺。假使要比較的話,也應該讓孩子和自己比今日是不是比昨日嫻熟一點,這支曲子是不是比另一支曲子處理得更好
不要規定時刻
學琴是孩子的事情,與其讓大人決定練多久、練什麽,不如換種方法,由孩子提出計劃交大人“審批同意”,或許兩邊“民主協商”後“舉手表決”,讓孩子意識到“學琴是我自己的事”,作用會更好。
不要誇張問題
學琴對年紀尚小的孩子來說,對其身心都極具挑戰性。家長要理解,孩子在學琴過程中呈現了不適應是很正常的,假如重複責怪孩子“你怎樣這麽笨”“你彈得太糟糕了”,隻會讓孩子遭到損傷,從而厭煩彈琴。
不要忘掉獎賞許諾
家長為鼓舞孩子練琴,往往會提出各種獎賞方法。一旦許諾獎賞,有必要認真地去完成。即使無法完成,也要向孩子講清道理但家長也不行亂用獎賞,不然反而會拔苗助長。
不要反複無常
一些孩子半途放棄學琴,讓古箏成為擺設,原因一是家長過分溺愛,當孩子呈現細微不適或情緒低落便遷就少練,繼而停練;二是家長沒有更多的精力催促孩子,乃至因頻頻外出、會客打亂了孩子固定的練琴習氣,久而久之,孩子也就對練琴持隨意情緒。最重要的,這也會影響孩子堅持性的養成。